《TAMA在我家》#14 黃鈺華 (恕 Solemn/TAMA台灣代言人)

《TAMA在我家》系列專訪,五年來已經探訪了十餘位鼓手與他們心愛的TAMA套鼓,但或許有朋友發現了,範圍似乎全都是在北台灣呢,那台灣其餘地方的TAMA愛好者呢?來了來了,我們終於出外景啦喔耶!第一彈就是我們最愛的南台灣雙踏小姑娘,最新的TAMA台灣代言人之一,總是以她強悍的鼓技吸引眾人目光,知名金屬樂團恕 Solemn的當家鼓手黃鈺華 aka 小鈺!讓小編帶大家來到糖都台南,一起來聽聽看身為金屬圈少數的女鼓手,她是如何走上這條路的吧~








Q:妳是如何開始打鼓的呢?


A:「我從學齡前就開始了😂 應該是在幼稚園的時候吧,不知道為什麼,我都會拿筆還是筷子,去打家裡的奶粉罐,而且罐子一定要擺至少兩顆以上!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有打鼓這個動作~ 到國小的時候不是都會有鼓號樂隊嗎?當時想著『我想打鼓!』的我就跑去報名,但不小心報名到號隊,我就被抓去吹小號了😂 而真正目標明確地想學爵士鼓,是上了國中之後的事了~我念的是升學學校,一直念書念到很厭世覺得人生沒目標😭 很想找點有趣的事來做,就跑去學了跆拳道,學了一陣子後,結果被教練踢到手休息了一陣子才好😂。當時五月天正紅,很多樂團開始出現在電視上,讓我興起了想玩樂團的念頭,就想說要學個樂器~『吉他那麼多格子一定超難的,直接放棄!鼓就只有幾顆這樣而已嘛一定很好上手😂』於是就跑去家裡附近的樂器行報名了~」







Q:學習打鼓的過程呢?


A:「我第一個鼓老師是小賢,當時他是成大學生,所以我都會跑去看成大熱音社的社團發表會,覺得『很帥誒我也想要這樣!』後來小賢去當兵,他把我轉介紹去跟小葉老師學~小葉老師對於基礎的要求很高,那段時間明顯感覺到每天都在進步,真的很開心,跟小葉老師學的那段時間對我真的超級重要!之後又找洪家緯老師學,他最擅長的是爵士曲風,但我的雙踏可是他寫教材教我的呢國高中大概是我最認真練鼓的時期了吧~上大學後到了高雄,學鼓斷斷續續,雖然也找了許多厲害的鼓手請教和上課,但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練,過著不認真練鼓的死屁孩大學生活😂 麋先生鼓手逸凡是我同校社團學弟,那時他很迷日本的神保彰,而神保彰的partner就是則竹裕之,我們兩個就去練他們的雙人鼓合奏,還在學校辦了發表會~ 那段時間我進步很多,能有一個很厲害的人跟你一起練鼓真的很讚!」



小鈺和逸凡的雙人鼓








Q:樂團的經歷呢?


A:「當年我除了在高醫熱音社之外,也有在校外組團,某一場表演剛好和當時的同台,才認識了bass小睿,後來也因緣際會幫恕代打了一場,我是那個時候才開始真正接觸金屬樂的~ 此外我大學時還有一個創作樂團叫赫尼亞Hernia(疝氣😂),一起寫了幾首歌,也完成了錄音,當時真的覺得玩團很快樂~可惜畢業後一兩年就停止活動了,之後就一直專心在恕,不知不覺加入恕也要十年啦~」




 
Q:那你是如何從拉丁與Fusion這樣偏技術流的路線,轉換到重金屬如此差距很大的風格呢?


A:「老實說我一開始對於加入恕是有點遲疑的...因為覺得自己並不擅長這塊領域,畢竟我雙踏也沒多快是要玩什麼啦😂 不過幫恕代打的那次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個演出的張力和台下的反應,都是比我以前經歷過的強上好幾倍,真的很讚!這才開始覺得自己應該也可以駕馭重金屬!」


恕 solemn






Q:身為一位女性的金屬鼓手,你覺得有什麼優缺點嗎?

A:「以前因為玩金屬的女生很少,所以很吃香啊😁,容易被注意到~不過身為女鼓手,我也曾碰到像是『雖然打得不錯但女生就是力道不足還是不行啦』之類的批評....或許男女的先天力道確實有差距,同樣沒學過鼓的人去踩大鼓,可能男生踩出來的聲音就是比女生大。不過其實很多女生打鼓都很猛啊,而且打大力也不見得比較好聽是吧~ 另外還有像是『打得這樣的人很多啊,是因為她是女生才會被注意』等等....很多不記得了,一開始聽到類似的批評還是會很傷心啊😭 但後來就漸漸也不太在意了,畢竟就算是男鼓手也還是會被人批評嘛~」






Q:總合以上幾點,對於想要像妳一樣可以勝任這麼重的音樂,但可能身材不是很強壯的鼓手,會給大家什麼建議呢?

A:「這讓我想到一件事,有一次恕表演完,有一位歌迷來跟我說『我是因為妳才開始學鼓和打metal的』聽到時真的超爽的啦😍 其實『打鼓或打metal必須要壯』,我一直覺得這是有點刻板印象,國外的鼓手很壯的當然有,但瘦的也不少,打鼓所需要的肌肉,和練健美所需的,可能沒有絕對的關係,像我的重訓教練就會特別設計『for打鼓』的菜單~當然深蹲硬舉臥推那些還是會做,但她會對打鼓非常需要的核心(尤其是雙踏鼓手)特別訓練,『好看』的和打鼓『需要』的肌肉我覺得是可以分開來看待的~這些對於身體的額外訓練我覺得是必要的,像我原本是個營養不良的人😂 身材過瘦核心又弱,都是靠青春的肉體在蠻幹😂 不過為了永續發展,現在也會在練鼓之外,加強對於身體的訓練~所以先天身體的差異我覺得都是其次,後天的練習與訓練才是重點喔!」






Q:就我對妳的印象,妳應該不是個器材控吧?

A:「沒錯我不是😂 我不太會花時間去認真研究,腦空間要節省著用嘛😂 但我其實對器材還是很在意的,它們必須要符合兩個重點:『好聽』『帥!』也因此開啟了我跟鼓技師阿凱的合作~」





Q:那妳對TAMA的印象是什麼呢?

A:「節拍器!RW系列我還買了兩台呢~ 然後我的第一副雙踏就是Iron Cobra!至於鼓的話,在台灣要能擁有自己的鼓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以前還是學生,其實也沒什麼財力去挑器材,鼓來了就打啊管他是什麼牌子😂」


小鈺的Iron Cobra雙踏





Q:後來是如何和TAMA連上線的呢?

A:「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的鼓技師阿凱!他是完完全全的器材控,配上我這個對器材很在意又不想研究的人剛剛好😂 2018年的TAMA日本參訪團阿凱有前往參加,也買了一套STAR Walnut,我有打過,好聽就算了,外觀也真的超帥!而那年年底的《歃血為盟! 恕 15 週年紀念演唱會》,TAMA代理商海國樂器的老闆冠群哥有來看表演,之後就有聊到代言合作的部分,也因此開始有了TAMA簽名鼓棒的合作開端~」






Q:那就先來聊聊妳的簽名鼓棒吧~

A:「我是一個打鼓不會想太多的人,反正上去就打嘛😂 但和阿凱合作後,他看了我打鼓的狀態與動作,分析我打鼓的習慣,討論出因為我之前肌肉量不多,又得兼顧punch和速度,也不能用整隻手臂蠻幹,於是常常是用『甩』的方式在揮擊,所以鼓棒重心需要偏前,這樣力道才夠~再來是我手比較短,但我又不喜歡把東西擺得太近,因為這樣不帥😂 所以鼓棒需要長一點,這是我當時在選擇簽名鼓棒型式時的兩大重點需求~」


小鈺簽名鼓棒
型號:OL-SM-SH
握徑:15mm
長度:419mm






Q:Oak鼓棒打起來感覺如何呢?

A:「我原來都是慣用別牌的一般hickory鼓棒,是鼓技師阿凱拿了一套TAMA Oak Lab鼓棒給我試用之後,才決定換成oak的~原因第一是它比較耐打, 再來我們打小鼓rimshot的時候,手都會承受壓力,打久了會很累,而oak鼓棒會讓這件事變舒服很多,現在就算到了現場演出的後半段,也都不會像以前那樣容易累了呢~我的小鈺oak簽名鼓棒在樂器行都有鋪貨,很推薦大家去試試看喔!」





Q:來聊聊選擇這套Starclassic的原因吧~

A:「我一開始是想買日廠的TAMA,無奈日廠的Starclassic已經無法購得了,所以就剩下日廠的STAR和中廠的Starclassic,加上我自己很喜歡maple的大鼓,所以在材質上本來就已經鎖定是maple了,但STAR Maple真的很貴😭 再來Starclassic比STAR多了不少顏色的選擇,而且重點是可以選擇黑框!以帥度來說Starclassic更對我的味~ 再加上我買鼓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自宅練習和錄音,我又是一個很懶得保養鼓的人,常常練了半天到處都是木屑我也不管他😂 這樣買了一套很高貴的鼓反而讓我有練習上的壓力😅 於是綜合以上幾點,就決定是Starclassic Maple了!顏色的部分我本來有挑了四個選項,然後到處問人哪個好看,最後選了Ruby Pacific Walnut Burst這個顏色~」


小鈺的Starclassic Maple套鼓




小鈺在自宅中使用西班牙廠牌Demvox的隔音室






Q:鼓的規格選擇呢?

A:「兩顆Floor Tom是我的堅持!必須!雖然出去表演常常還是只有一顆,得自己轉換內容,但在家就是必須!兩顆才爽!我比較喜歡偏低音的音階差,不太喜歡過於突出的高音,可能也跟我們的音樂類型有關吧~」


小鈺的setting
All Cymbals:Zildjian




堅持要有的兩顆落地鼓





Q:選擇短桶身的Hyper-Drive有特別的考量嗎?

A:「傳統的長桶身,聲音就是肥肥大大的,但當代的金屬曲風上會有很多樂器的對點或拍子的停頓,所以都會希望鼓點是比較短促而乾淨的,短桶身就相當合適~而且長桶身的tom就得架的比較斜才打得到,短桶身的我就可以架到很低了,這樣才帥!」


Finish : Ruby Pacific Walnut Burst (LRWB)






Q:使用Speed Cobra踏板的感想呢?

A:「它雖然是鍊條驅動,卻同時保有鏈條與直驅的腳感~ 我們的歌不是一直都在催速度,中間有許多對點的段落,鍊條的踏板會比較好控制,而我後來開始練的”swivel”踩法,用Speed Cobra也很好踩,控制與速度都能兼顧~」


踏板部分的設定:Iron Cobra 900 Lever Glide HiHat Stand (HH905D) + Speed Cobra 910 Twin Pedal (HP910LWN)





Q:小鼓的選擇呢?

A:「大家踩雙踏時,兩條腿之間應該都會有某一個覺得舒服的特定角度吧?超過或不到都會覺得怪的~而我自己習慣的角度,如果用14吋小鼓的話,我的腿就會一直撞到,13吋的話卻剛剛好,所以就一試成主顧了~ 不過因為我們不想要13吋原本那麼high pitch的聲音,所以會刻意low tune一點,讓它比較接近14吋的音色~ 目前如果是外場的話,會選用Starphonic Steel這顆,而室內場可能就會用同樣是13吋的STAR WalnutBubinga小鼓~」


Starphonic Steel Snare 13”x7” (PST137)






Q:Hardware的部分有什麼想推薦的嗎

A:「快拆真的很好用!換鼓皮啊,移動位置啊,搬動地點啊都很方便~而且你不用買到最頂級的STAR,用Starclassic就可以享受STAR Hardware的便利了~」


STAR Single Tom Stand (HTS108W) 與Quick-Lock Tom Brackets快拆






Q:恕接下來有什麼計畫呢?

A:「我們正在錄製新專輯,錄鼓是大工程,從錄製到混音都非常麻煩和耗時~以金屬樂這種曲風來說,用midi音源當然是很方便,現在的音源取樣技術很好,聲音聽起來也都不錯,但對於我來說,能夠自己錄真鼓真的是非常有意義!而且我在錄音室錄音也是用TAMA喔 (Starclassic Performer B/B)~」


小鈺錄音時所使用的Starclassic Performer B/B套鼓






Q:最後來說說成為代言人的心情吧~

A:「很開心!沒想過自己居然能成為一開始用的節拍器品牌的代言人~而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有人說因為看了我的影片所以想打鼓想玩metal,能夠對年輕一輩產生影響,這應該是我當上代言人最大的意義了!」





請大家繼續期待 恕 solemn X 小鈺 X TAMA 的精彩組合吧!


相關資訊
恕 solemn:https://www.facebook.com/Solemntw







《TAMA在我家》希望能探訪更多的台灣粉絲,如果你/妳也擁有TAMA的寶貝願意來參一咖,或是知道誰家裡有私藏一套TAMA的,都請來訊告知我們~而如果你/妳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按讚追蹤與分享喔!感謝感謝!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TAMA在我家》#21 唐于喬 (Resonance Effect共振效應/TAMA台灣代言人)

《TAMA在我家》#12 盧逸凡 (麋先生/TAMA台灣代言人)

《TAMA在我家》#7 林前源(Tizzy Bac/HUSH/TAMA台灣代言人)